空气流量计检修教材选择与培训

摘要: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,人社部积极推进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。以空气流量计检修为例,简述一体化教学设计流程和创新效果,供同仁参考。

空气流量计检修教材选择与培训

1、教材分析:
    所用教材是由吕秋霞主编的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的《发动机维修》。该教材职教特色鲜明,充分体现“理实一体”的特点,本次课节选项—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检修,它既是前面空气进给系统内容的延续,又是后续传感器学习的基础,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。
2、学情分析:
    本次课授课对象来自16级中级工汽修学生,通过之前的课程的学习,对传感器有一定了解。由于学生基础差,对空气流量传感器检修涉及的原理、线路分析这一新知识,他们不了解。
3、教学目标与重难点:
   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,确定如下学习目标:
3. 1、知识与技能目标:    (1)理解传感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;(2)学会传感器的检测步骤及总结归纳;(3)合理选用工具,并正确检测传感器电路及判断元件好坏。
3.2、过程与方法目标:    (1)掌握维修资料的查询方法;(2)掌握线路检测操作规范,排除故障。
3. 3、情感与价值观目标:   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认真严谨的职业道德素质、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,文明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。   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情分析,设计本课重点是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的检修方法,学习难点是故障点检测维修方案的总结归纳。
4、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:
    本课采用了任务驱动法、问题引导法的教法,组织学生小组讨论、自主探究的学法,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,做到“做中教、做中学”的教学理念。    此次教学活动安排在汽车实训中心进行,实训中心设有理论教学区和整车实训区,并提供各类学习资源,将信息化手段引人到教学中来,提高学生的注意力。
5、教学过程:
    本次课共4个课时6个环节,分别为课前准备、任务提出、任务决策、任务实施、检查评价、任务拓展等。
    (1)课前准备。上传课前案例至汽车大师APP,让学生提前学习;检查仪容仪表,强调纪律,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氛围,强化职业素养;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建学习团队,分发学习材料。
    (2)任务提出。学生在平板电脑上点击案例导人。可以看到桑塔纳3000汽车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引起发动机不正常运行的案例视频,在获取了相关信息后,在自己的学习任务书上描述故障现象有哪些。
    (3)任务决策。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部分,学生点击平板电脑上golo技师APP资源库,学习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作用、类型等基础知识;点击电路图,利用相关知识分析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控制过程,学生可以从平板电脑上同步学习;***后点击常见故障,学生通过自主学习,从理论上熟悉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检修方法,并填写工作页相应部分的内容。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,对学生薄弱知识点着重讲解。
    在获取了相关信息后,学生在预先下发的任务单中制定出维修计划,维修作业计划的制定采用先自主学习,后小组讨论,稍后利用微信公众号将各组方案上传到公众平台上,各组相互讨论,相互提问,教师则对学生初步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,让学生不断修改,***后使维修方案逐步合理。
    (4)任务实施。教师事先在实车上设置故障,由各组维修技师根据小组维修作业计划,分别对车辆的故障进行维修作业,教师巡回指导,并记录各组的操作情况,在故障诊断过程中,从准备工作、获取故障信息、元件的测量、相关线路的检查,都严格按照规范流程,当以上检查都正常时,则引导学生该如何总结归纳。
    (5)检查评价。为了检验学习的效果,采用仿真教学软件进行考核,学生按照故障诊断的流程完成操作,即可得到相应的成绩。利用微信公众平台,各小组间进行相互点赞评选出各组成绩。根据考核的要求评选出优胜团队、***优维修师。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、自尊心和成就感。
    (6)任务拓展。学生进人汽车大师APP,收集汽车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案例。如果遇到问题,还可以与企业师傅进行线上交流。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,实现职业能力的迁移。

6、创新及预期效果:
    本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、创设生产情境,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对接。以“任务提出一任务决策一任务实施一任务评价一任务拓展”为流程,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,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、问题引导教学法、演示讲解教学法、实践指导教学法组织教学;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法、小组合作法、角色互换法的学法开展学习,同时借助汽车大师APP, Bolo技师APP、微信公众号、在线考核软件等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,帮助学生自主学习、合作交流,整个设计充分体现“做中学、学中做”的教学理念。

相关新闻

返回顶部